國家政策 2019-01-18 01:50:00
流感高發期,要做好防控工作
1月1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做好流感中醫藥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針對當季高發的流感疫情,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做好流感中醫藥防控工作。
通知提到,對于輕癥患者,要積極開展中醫藥治療,防止病情加重;對于重癥和危重癥患者,中醫藥要提早介入,充分發揮中西醫協同治療的優勢。
同時要求,要按照《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修訂版)》,加強對中醫醫務人員的培訓。
2018年11月20 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的通知》),提供了一些中醫治療建議,同時還推薦了一些藥品。
在治療方面,要求基本原則遵循幾點:其一,對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應盡早隔離治療。其二,住院治療標準(滿足下列標準1條或1條以上):妊娠中晚期及圍產期婦女;基礎疾病明顯加重;符合重癥或危重流感診斷標準;伴有器官功能障礙。其三,非住院患者居家隔離。其四,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盡早抗病毒治療。其五,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其六,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藥物以及其他水楊酸制劑。
其中,抗菌藥物使用問題近年來備受關注。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8萬人死于濫用抗菌藥物,20%的聾啞兒童是因為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導致。業內表示,抗生素濫用已經到了影響民族素質的地步,多地已經采取嚴厲措施向濫用抗生素宣戰。
因抗菌藥物的使用涉及臨床各科,所以如何正確地使用抗菌藥物,成為臨床醫生非常重要也是基本的技能,只有正確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才能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減少或減緩細菌耐藥性發生。
另外,兒童忌用阿司匹林類藥物。專家表示,冬春是小兒流感高發季,服用阿司匹林類藥物對小孩感冒發熱,確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是,12歲以下的兒童要慎用,因為按照中國疾控中心的權威數據,患瑞氏綜合征(一種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死亡率高)的可能性更高。
公開資料顯示,瑞氏綜合征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死亡率高,容易發生在16歲以下的兒童中。
推薦的藥品,例如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類,被推薦使用的中成藥有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開靈顆粒(膠囊、軟膠囊、片)、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類、桑菊感冒類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類,如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銀黃類制劑、蓮花清熱類制劑等。
兒童則可選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羚羊角粉沖服、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可見,處于冬春季節流感高發期,這些被推薦的藥品市場也將迎來很好的發展空間。
本文來自中國制藥網,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及其它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