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新聞 2016-05-06 11:28:04
首屆中醫“治未病”高峰論壇文字實錄
[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高強]同志們: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現在開始?!2008-01-25 15:01:13] | ||
[高強]這次論壇的主題是貫徹黨的十七大關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戰略部署,牢固樹立“治未病”是健康基石的理念,通過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中國特色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交流各地開展“治未病”工作的經驗,促進中醫藥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在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08-01-25 15:03:50] | ||
[高強]吳儀副總理對實施“治未病”工程一直十分關心,高度重視。昨天吳儀副總理出席了2008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對今后中醫藥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提出了期望,今天又在百忙之中出席這次論壇,在此,讓我們對吳儀副總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2008-01-25 15:08:50] | ||
[高強]出席今天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的領導同志還有:衛生部部長陳竺同志,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桑國衛同志,科技部副部長尚勇同志,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同志,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部長李建華同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湞同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吳剛、于文明同志?!2008-01-25 15:09:10] | ||
[高強]出席這次論壇及工程啟動儀式的代表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顧問和專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衛生廳局主管中醫工作的領導,衛生廳局中醫處、中醫藥管理局的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單位的負責人,部分中醫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中醫藥院校的負責人;會議還邀請了軍隊醫院有關負責同志、健康管理機構和部分企業的同志以及各大新聞媒體的記者,對各位領導和新聞界朋友們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 [2008-01-25 15:11:51] | ||
[高強]今天下午的會議分兩個階段,首先,請衛生部部長陳竺同志致辭?!2008-01-25 15:12:20] | ||
[衛生部部長 陳竺]尊敬的吳儀副總理,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同道、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今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這里舉行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這是中醫藥界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吳儀副總理關于加強中醫藥工作指示的重要舉措,對振興中醫藥、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必將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我謹代表衛生部對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的舉行和“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啟動表示熱烈祝賀?!2008-01-25 15:13:28] | ||
[陳竺]下面借此論壇機會,我想強調三點:第一,健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永恒主題。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茖W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2008-01-25 15:14:49] | ||
[陳竺]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健康是根本,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基石,擁有健康就擁有希望,就擁有未來,就擁有幸福。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對于整個社會來說,社會的和諧有賴于人類的健康,人類健康是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前提。因此,健康是人類的第一需求,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動力。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幸福,是千真萬確的?!2008-01-25 15:16:08] | ||
[陳竺]第二,預防保健是維護人類健康的關鍵環節。盡管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很多,涉及許多方面,但是作為醫學而言,維護人類健康無疑是其天職,是其永恒的追求。作為醫學,維護人類健康的手段不外乎是治療疾病和防患于未然,而這兩者中,無疑后者更為積極主動,更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吳儀副總理在2007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指出,中醫學中有一個理念叫“上工治未病”,就是要重視預防和保健,就是要防患于未然?!2008-01-25 15:16:29] | ||
[陳竺]新中國成立后,預防為主成為我國衛生工作的方針。50多年來,在各級領導支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配合下,各級各類預防保健機構根據疾病發生和傳播的規律,采取有力措施,大搞群眾運動,有效地消滅和控制了包括天花、鼠疫、霍亂和血吸蟲病在內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同時通過健康宣傳教育,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和勞動環境,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標在發展中國家中處于領先地位?!2008-01-25 15:19:14] | ||
[陳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我國疾病譜發生了明顯變化,已由以傳染性疾病為主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轉化。如何有效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與此同時,人民的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對衛生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如何滿足人們的衛生需求,不斷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艱巨任務。21世紀的我國衛生事業關鍵在于預防保健,在于防患于未然?!2008-01-25 15:19:27] | ||
[陳竺]第三,“治未病”引領人類健康發展方向。“治未病”是中醫保健的特色和優勢,“治未病”的理念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中醫學蘊藏著豐富的預防思想,總結了大量的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具有鮮明的特色和顯著的優勢。“治未病”理念幾千年來一直是指導中醫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2008-01-25 15:21:20] | ||
[陳竺]在今天看來也極具先進性,具有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品格。因此,加強“治未病”研究,深刻理解和不斷豐富發展其理論精髓及科學內涵,全面挖掘、系統總結長期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和歷代醫家積累的豐富“治未病”經驗,通過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開展“治未病”服務,對解決人類的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保健問題,促進中醫藥事業的更大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2008-01-25 15:26:29] | ||
[陳竺]目前,我國正在探索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對發展“治未病”,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發展“治未病”,首先應轉變觀念,醫療衛生決策者、醫務工作者都應不僅著眼于治愈疾病,我想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的扁鵲是非常杰出的醫生,醫術高超,能夠起死回生,但是扁鵲說他不如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是善于治療未發生的疾病?!2008-01-25 15:26:44] | ||
[陳竺]這個故事至少說明兩點:其一,“治已病”和“治未病”從來就是一對親兄弟,彼此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其二,“治未病”比“治已病”具有更高的境界,具有更大的意義。發展“治未病”應在實現關口前移的同時,實現重心下沉,使兩者得到有機結合,廣大社區和農村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成為醫療疾病的全科醫生,更應該成為養生保健、健體防病的指導員和督導員,使社區和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真正成為預防保健的基地。當然,“治未病”不止是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需要人們持之以恒的堅持?!2008-01-25 15:26:58] | ||
[陳竺]發展“治未病”,應建立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保障服務體系,以健康文化為基礎,引導人們樹立健康的理念和信心,掌握運用“治未病”的知識和方法,以健康促進為手段,將醫療部門、健康教育部門、健康管理部門以及科技部門有機整合起來,開展預防保健服務,以健康保險為支撐,發揮其經濟補償、市場組織、資金融通等功能,為“治未病”的發展提供保障。這種新模式將是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積極探索,是建立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保障體系的新嘗試?!2008-01-25 15:27:16] | ||
[陳竺]同志們,發展“治未病”,探索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使中醫這一古老的理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是一項嶄新的、極富挑戰性的工作,需要我們大家一起為之而奮斗。最后祝論壇圓滿成功,祝“治未病”健康工程圓滿成功。謝謝大家?!2008-01-25 15:27:45] | ||
[高強]謝謝陳部長,下面請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同志發表主旨發言并介紹“‘治未病’健康工程”?!2008-01-25 15:29:04] | ||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王國強]尊敬的吳儀副總理、陳竺部長、高強書記,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隆重舉行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向吳儀副總理長期以來對中醫藥事業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并在百忙中出席指導此次會議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2008-01-25 15:29:35] | ||
[王國強]在2007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吳儀副總理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戰略高度,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開創性地提出了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的要求,此后又就完善中醫保健服務體系作出重要指示。今天,吳儀副總理又親臨指導,使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這對我們切實做好“治未病”工作,努力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是莫大的激勵和鞭策?!2008-01-25 15:30:12] | ||
[王國強]借此機會,我就對“治未病”工作的認識、探索與思考向大家作一匯報?!2008-01-25 15:30:53] | ||
[王國強]一、對“治未病”概念的把握?!2008-01-25 15:31:07] | ||
[王國強]“治未病”是一個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題,體現了中醫學先進和超前的醫學思想,在古往今來的中醫藥防治疾病實踐中,始終煥發著活力和光輝。中醫學理論奠基之作《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了“治未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有這樣一段著名的論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2008-01-25 15:31:25] | ||
[王國強]以此為源,歷代中醫名家對“治未病”屢有發揮,如醫圣張仲景在名著《金匱要略》中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成為指導“治未病”的一大法則;唐代孫思邈強調“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起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醫學的功能區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元代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專論《不治已病治未病》,將“治未病”作為重要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清代葉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預防學觀點,強調采取主動措施防變于先的重要意義?!2008-01-25 15:31:56] | ||
[王國強]經過歷代醫家兩千多年來的不斷充實和完善,“治未病”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內涵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把握了預防保健的三個主要層次,也可以說是“治未病”的三種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后防復”?!2008-01-25 15:32:27] | ||
[王國強]“未病先防”著眼于未雨綢繆,保身長全,是“治未病”的第一要義;“既病防變”著力于料在機先,阻截傳變,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瘥后防復”立足于扶助正氣,強身健體,防止疾病復發。其核心,落實到一個“防”字上,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思想。結合中醫學對疾病發生、發展的認識,特別強調要達到“防”的目的,就應當保養身體,培育正氣,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等,正是這些思想的典型表達?!2008-01-25 15:32:59] | ||
[王國強]“治未病”的理念,重在指導人們做到防患于未然,“消未起之禍,治未病之疾,醫之于無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這既是醫學認識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醫學水平的重要標志?!2008-01-25 15:33:15] | ||
[王國強]強調“治未病”,不是忽視“治已病”。“治未病”與“治已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治未病”是“治已病”的更高境界,可以減輕“治已病”的壓力;“治已病”對致病機理和診療手段的探索,可以有效指導“治未病”?!2008-01-25 15:33:28] | ||
[王國強]二、對“治未病”意義的認識?!2008-01-25 15:33:45] | ||
[王國強]世界衛生組織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報告中指出:“21世紀的醫學,不應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研究對象,而應以人類健康作為醫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上個世紀末,全球醫學界大討論的最終結論是:最好的醫學不是治好病的醫學,而是使人不生病的醫學。當今,醫學發展的趨勢已由“以治病為目的的對高科技的無限追求”,轉向“預防疾病與損傷,維持和提高健康水平”?!2008-01-25 15:33:59] | ||
[王國強]這一重大轉變,至少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由治病的醫學轉向保健的醫學,二是由關注人的疾病轉向關注人的健康,三是在重視科技作用的同時,更加重視人文關懷。隨著醫學目的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人們對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與實踐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顯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2008-01-25 15:34:33] | ||
[王國強]開展“治未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是落實國家“人口與健康”戰略,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要舉措,也是擺在中、西醫學面前的共同任務?!2008-01-25 15:34:49] | ||
[王國強]開展“治未病”工作,防患于未然,使人們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緩疾病,不僅可以減輕醫療衛生負擔,而且可以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引導和激發需求,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2008-01-25 15:35:08] | ||
[王國強]開展“治未病”工作,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維護和促進健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2008-01-25 15:35:30] | ||
[王國強]開展“治未病”工作,對中醫藥自身發展來說,既是繼承中醫藥學術、彰顯中醫藥特色的重要體現,也是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的重要途徑,更是弘揚和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2008-01-25 15:35:44] | ||
[王國強]隨著“治未病”工作的深入開展,必將使中醫藥的服務對象由以病人為主拓展到病人、亞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務范圍由醫療為主拓展到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各方面,中醫藥的活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們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開展“治未病”工作,努力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2008-01-25 15:36:06] | ||
[王國強]三、對“治未病”實踐的探索?!2008-01-25 15:36:20] | ||
[王國強]在中醫學漫長的發展進程中,“治未病”實踐一直貫穿始終。歷代醫家均強調以養生為要務,認為養生保健是實現“治未病”的根本手段,“與其救療于有疾之后,不若攝養于無疾之先”,“以方藥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攝于未病”?!2008-01-25 15:36:36] | ||
[王國強]從馬王堆的導引圖,到華佗的五禽戲,以及后世醫家倡導的包括運動、飲食、心理諸方面的系列養生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養生文化。對此英國學者李約瑟說:“在世界文化當中,唯獨中國人的養生學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 [2008-01-25 15:36:57] | ||
[王國強]針對疾病的防治,膾炙人口的扁鵲為齊桓候診病的故事流傳久遠,它的核心也是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歷代醫家積累的防治中風先兆等疾病的豐富經驗,以及現代采用的冬病夏治的敷貼方法、體質辨識及干預等,都是“治未病”在預防保健中的具體應用,充分展示了中醫“治未病”的恒久魅力?!2008-01-25 15:37:16] | ||
[王國強]在現代醫學目的和醫學模式發生重大轉變的今天,如何把握時代特征,順應發展潮流,符合群眾需求,發揮“治未病”思想在現代健康保障中的引領作用,將中醫藥在預防保健領域的優勢充分展現出來,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2008-01-25 15:37:41] | ||
[王國強]在吳儀副總理高瞻遠矚提出開展“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后,我們以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為著眼點,立足于高起點,從服務內容、服務模式、服務平臺、運行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治未病”思想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上海、浙江、廣東、廣西等地的中醫醫院試點穩步推進,上海、廣東還在總結試點單位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秶鷥冉M織開展“治未病”試點、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2008-01-25 15:38:04] | ||
[王國強]昆侖—炎黃公司組織專家經過數年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體現“治未病”思想,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于一體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模式”)。在服務內容上,以中醫體質辨識為基礎,探索確定了體現中醫特色、個性化、全程系統的適用技術和服務手段;在服務模式上,針對不同服務對象、服務領域和服務技術手段,形成了清晰的服務途徑和規范的服務流程; [2008-01-25 15:38:21] | ||
[王國強]在服務平臺建設上,積極探索有效整合內部資源和社會資源,建立“治未病中心”,明確服務平臺建設的基本要求、具體內涵等;在運行機制上,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參與”的運行機制,為開展“治未病”試點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機制?!2008-01-25 15:38:39] | ||
[王國強]四、對“治未病”發展的思考?!2008-01-25 15:38:54] | ||
[王國強]試點實踐證明,“治未病”工作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治未病”理念和實踐,必將成為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宏偉目標的重要舉措;成為增強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健康素質的重要途徑;成為弘揚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提高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貢獻率的重要動力?!2008-01-25 15:39:33] | ||
[王國強]我們將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調整服務結構,創新服務模式,改善服務方式,完善服務內容,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特色和優勢,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積極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探索構建中醫特色明顯、技術適宜、形式多樣、服務規范的保健服務體系?!2008-01-25 15:39:52] | ||
[王國強]第一,必須始終把堅持中醫藥理論和規律、滿足群眾對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的需求作為第一要務,這是“治未病”理念和實踐乃至整個中醫藥工作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特別是在工作起始階段,要抓好試點,樹立樣板,把握精髓,求真務實,避免一哄而起,力戒形式主義,既不能把一些“治未病”的技術方法簡單等同于“治未病”,更不能把“治未病”泛化最終導致庸俗化?!2008-01-25 15:40:09] | ||
[王國強]第二,必須加強“治未病”文化傳播與健康信息化建設。健康知識和行為方式是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信息是溝通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要通過“治未病”文化傳播和知識方法的普及,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和應用“治未病”知識方法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相關行為的自覺性;通過建立廣覆蓋的健康狀態信息網絡,為群眾提供全面的、連續的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2008-01-25 15:40:29] | ||
[王國強]第三,必須建立健康保障模式與相應的健康服務模式。健康保障模式是為保證預防保健服務的可及性與有效性所作的制度安排。要努力實現醫療保障向健康保障的轉型,以“治未病”理念為先導,將“治未病”方法融入健康監測、分析、評估、維護的全過程。要通過金融契約,探索建立健康保障的防范機制和補償機制?!2008-01-25 15:40:49] | ||
[王國強]與此相應的健康服務模式要為群眾建立健康狀態信息庫,為群眾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服務,為指導群眾應用“治未病”知識和方法維護和提高健康服務,為群眾提供維護健康、防治疾病所需的名醫、名科、名院服務。要認真探索和完善“KY3H健康保障模式”及服務方法?!2008-01-25 15:41:03] | ||